注塑机塑料模具维修的实际意义:就是在生产过程中设置人为因素,对模贝起到维修作用,避免因先天原因、压脏物等原因而对模贝造成伤害。个人行为:就是在设置模贝底压维修时,要弄清楚维修的地方?采用底压维修,即在压脏物时报警,不易损坏模贝。
先弄清楚保养模贝的哪些位置?如中子、抽芯、入子、导轨滑块、斜销、模仁、模顶针等。
接着再决定所设定的底压维修所经过的间距,使所需维修部件之间的接触部位必须在所设定的底压维修所经过的间距内,这样所设定的底压维修才能在设备的监控范围内。举例来说,后模与前模的接触部位在锁模全过程的30mm处,大家根据会产生风险的情况,把底压维修部位设在32mm处,这样当模贝合在32mm处时,就会逐渐进入底压维修部位,进入合理的监控范围。
确定锁模速度,这段速度也是比较关键的主要参数,不要太快,把握好时机,过快就会产生一定的惯性力,这段速度以慢为好,一般不要超过15%,速度决定后,不要随意改变。
工作压力的设定很重要,最好用最小的工作压力使模具碰巧与模具的分析面接触,减少最小单位(例如压力单位)的模具不能与分析面接触,将工作压力作为底压维护的最小工作压力(完全可以放纸报警)。
基于注塑机全面分析面接触,这里基本加0.1~0.30.3mm作为高压锁定这个0.1~0.3~0.3mm(最佳值)是为了更好地补偿模具钢的热膨胀和收缩。当然,这个补偿部分可以设定得更小,过小的话经常会发出底压维护警报。
说明:这个设置很可能是以放弃周期时间为成本的。同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实际设置,但以上可以作为总标准。此外,应注意模具外壳的温度必须稳定,因为它是白色模具温度外壳的热变形,这可能导致温差和设置危及。底压维护设置后,随意改变底压维护速度,很可能导致设置的底压维护工作压力过大,这是惯性力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