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算是买过两次房,也卖过一次房。
第一次买房的时候对装修特别上心,各种想法各种脑洞。到了第二次,就一个态度:从简,能住就行。
年龄增长了,多吃了几年干饭,想法就变化了。
这些年在外面闲转,我爱看老房子,特别是上百年的。
说实话,这些老房子不是大官巨贾的,就是地主老财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是很讲究的,令人赞叹,和普通老百姓没有什么关系。
我最爱追究一个问题:房主的后人还在吗?
这个答案比较统一:不是在外地了无踪迹,就是早就易主多次。
所以,我就真切的感受到了这首诗的含义。
乌衣巷
唐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首诗大家都熟悉。
朱雀桥边长满丛丛野草,点点野花。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西斜。从前在王谢大堂前筑巢的燕子,如今再来飞进平常百姓人家。
一般熟悉的诗歌大家都爱让小孩子背,一字一顿,用童声稚嫩的诵读,好像传统文化就能这样传承下去,至于教孩子读书的人,却很少思量诗的含义。
咱中国人有个传统:有钱了就喜欢盖房子置地,现在置地政策不允许盖房子很多人没有条件,就剩下买房子装修房子了。
有的人有条件,一套不够再来一套,儿子有房好找媳妇,女子有房留条后路。
李中堂有句名言:“子若有才,留予钱财何用,子若无才,留予钱财何意。”说的太通透了,
两耕斋闲话:闲来喝茶,梦里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