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蔡侯友 沈迅 通讯员 戴飞) “姓名?身份证号码?年龄?春节期间到过哪些地方?”2月20日,记者在鲁甸县卯家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建设工地项目部看到,返岗人员正有序登记身份信息、体温检测、微信扫码后进入施工区域。
“抓好复工复产是卯家湾安置区刻不容缓的事。”正在工地上检查安全生产的中建二局卯家湾项目部党支部书记鲍禹告诉记者,自2018年10月安置区开工建设以来,面对工期紧任务重的实际,项目部科学优化施工方案,高质量推进住房、道路、学校、医院、扶贫车间等工程建设,确保了3万多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按时搬迁入住。截至目前,仍有部分房屋装修、公共设施等收尾工程还没有完全结束。为做到防控疫情和返岗复工两不误,项目部采取一是设置隔离观察室,对重点人群进行医学隔离观测;二是对1月29日以后到安置区的市外管理人员和工人进行居家观察;三是对外地施工人员全部登记造册,分工种以地块、楼栋为单元进行封闭管理,并设置若干班组施工,每天上班前,由带班人员带队,佩戴好口罩从安置区检查口列队检查后进入施工区,进行分散施工。实行分餐、错时就餐制度,确保人员不扎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