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鑫讯新闻网资讯网!
鑫讯新闻网>综合资讯> 美兰养花海口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办好群众

美兰养花海口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办好群众

时间:2024-11-12 浏览量:

一次次探索被推广 “小试点”激发“大转变”

在桂林洋经济开发区丰兴社区西村,盆景绿植、道路绿化让这里显得整洁而富有活力;一幢幢农家小院错落有致,布局其中的乡村小广场精致且功能齐全,篮球场、健身器材、休闲座椅应有尽有,让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休闲娱乐、锻炼身体。

这些改变,始于2023年年初。

头雁先飞,群雁齐追。“我们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难点在于有一些居民的废弃房屋和乱堆乱放影响村容村貌。”丰兴社区党支部书记黄奕宇介绍,在社区的宣传发动下,党员林志涛带头拆除了自家两间危旧瓦房,社区为其地块开具了归属证明,并在原址上新建了绿地。此举有效打消了其他村民的顾虑,通过这种方法,丰兴社区西村共拆除9户12间残垣断壁、危旧瓦房,让环境整治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这种发动党员带头、社区出具证明的方式,在桂林洋经济开发区的新群社区、永卫社区同样取得了良好实践效果,也让桂林洋经济开发区进一步明确了针对残垣断壁、破旧房屋的处理方式:由各居委会摸底上报,区人居环境整治办统筹整合制定拆除计划,区职能部门配合居委会共同出具地块归属证明,确保土地仍属于原户主。这一作法,让桂林洋经济开发区克服了工作难点,实现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新突破。

在海口各区,越来越多的试点工作凝炼成推广经验,办成了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在秀英区,西秀镇探索建立“镇政府+村居+环卫+综合执法”联动机制,推动了建筑垃圾等突出问题的解决;在龙华区,昌学村的“物管乡村”模式、文山村的“乡村管家”模式,提升了环卫工作质效;在琼山区,“镇墟市场化+农村村民自治”,进一步激发了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在美兰区,依托迈雅河湿地公园良好生态,整治提升周边村庄人居环境,推动从“局部美”向“全域美”转变。

一个个民意被采纳 唤醒主人翁意识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农村群众自己的事情。如何通过环境提升更好地调动农民群众参与整治的积极性,让群众成为参与者和受益者,是形成工作“向心力”的关键。

群众的每一次发声,看似事小简单,背后都是主人翁意识的体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聆听百姓呼声,不啻当头棒喝,才能巧集群众智慧、唤醒主人翁意识,凝聚最大“向心力”。

在琼山区云龙镇云岭村,村道两旁的小叶龙船花点缀了村容村貌,村民对这些花爱护有加,因为这是大家投票选出来的“村花”。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我们觉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也应该是这个思路。”云岭村驻村第一书记刘宏伟介绍,为了支持云岭村和美乡村建设,云龙镇今年投入了一笔资金对该村进行支持。这笔钱怎么花?村委会充分尊重村民意愿、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在村道两旁种植花卉就是大家的意见之一。

“为了配合村里统一规划种花,不少村民主动让出了门前三尺地;为了节约资金,大伙自己动手种植……看到种花的效果很好,现在有些村民也在自家房前屋后种起了花木。有了花,村民对环境更加爱护了,打扫得更加勤快。”刘宏伟说。

一家家企业入驻乡村 乡村治理“更上一层楼”

随着乡村振兴工作的全面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入驻到海口各乡村,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村庄原有的人员构成,也将现代化治理理念和治理方式带入了乡村,物业公司、占股分成……村民和企业同时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来,加快农村“更净、更美、更宜居”的步伐,也让更多“可感可及”的实事提升村民的幸福指数。

在龙华区龙桥镇昌学村,村集体以占股45%的比例与企业合股组建物业公司,打造“物业进乡村”新模式,物业作为村级管理主体,开展公共环境清洁、安防巡逻、水电维修、绿化维护等工作,把精细化管理触角延伸至村庄全域。物业公司收取的物业费按比例给予企业分成,打破了大小集体利益壁垒、村企发展利益壁垒,也创新了社会资本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渠道和方式,有效激发了企业参与积极性。同时,物业公司还吸纳当地村民就近就业,强化与村民之间的互动互促、互利互惠,促进了村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

运行近一年来,“物业进乡村”的管理模式让昌学村焕发了乡村文明新气象。“现在村子在管理上更加规范了,环境提升显著,而且有需要可以找物业。” 村民吴英斌说,看到村子被建设和维护得这么好,大伙儿更爱干净了,在爱护环境方面变得更加自觉了。

一项项制度被实施 “指挥棒”引领治理“加速度”

看得见的是美景,看不见的是治理。

针对农村环境整治工作需常抓常治的特点,2023年以来,海口采取第三方评估、交叉检查和各行业部门考核打分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了月通报、季小结、半年讲评和年总结的评价机制,以考核为“指挥棒”推动责任、工作任务的落实。各区在市级的指导下,均建立了区镇村交叉考核机制,加大了督导考核问责力度,调动基层干部的积极性,杜绝了“上热下冷”的现象,推动工作提质增效。

2023年以来,海口在“数字乡村”平台开发了人居环境整治功能,建立了从考核抽签开始,到问题拍照上传—问题照片裁定—乡村申诉反馈—申诉问题审核—成绩统计排名—问题整改反馈—问题整改跟踪等全流程科学的信息化监控管理操作体系,通过平台实现了对人居环境整治交叉检查工作的过程和结果全程监测和记录的闭环管理,最大程度地排除了人为干扰因素,提高了透明度和公正性。

目前,海口已制定出台《海口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定》,并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规定》共二十六条,以村庄规划管理、农村厕所建设和改造、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为主要内容,并对农村人居环境的规划、建设、管护和监督方面内容作出了规定,明确了市统筹协调、区组织实施、镇属地管理的工作责任体系,农业农村部门综合协调、监督管理与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分工协作机制,进一步提升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

新一代杂志官网

管理学家杂志-在线征稿【官】

现代装饰杂志

造纸装备及材料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