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脑梗死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我国现有脑梗死患者约1300万,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颈动脉斑块脱落所致。很多人都“谈斑块色变“,检查出来有颈动脉斑块就非常紧张,好害怕,担心得脑梗。那么本文就来谈谈如何降低颈动脉斑块脱落的风险?
颈动脉斑块脱落导致脑梗死
什么是颈动脉斑块?由于长期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以及肥胖等因素导致脂质代谢障碍使颈动脉区域出现粥样硬化改变。动脉内壁积聚钙、脂肪、胆固醇、细胞废物和纤维蛋白(一种参与血液凝固的物质)等等物质,外观呈黄色粥样,称为斑块,进而导致颈动脉壁增厚变硬,以致血管腔狭窄或堵塞,这个罪魁祸首就是“颈动脉斑块”。
什么情况下颈动脉斑块容易脱落?粥样斑块表面覆盖纤维组织,包裹斑块不至于其脱落,称为纤维帽。当纤维帽表面机械应力增加和变薄都会导致斑块破裂、脱落,引发脑梗死。
以下两种原因会导致斑块脱落:
● 血压升高:血压飙升,它会对斑块的薄壁产生压力,纤维帽表面机械应力增加,使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并脱落。
● 斑块增大: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斑块逐渐增大,纤维帽变薄,斑块脱落。
斑块的分类及区别?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主要由脂质核心、外围的纤维帽和表面的内皮组成。
斑块分为稳定和不稳定斑块:
● 稳定斑块(脱落风险小):是指斑块脂质核心少,周围有大量的平滑肌细胞和胶原组织,形成均匀的纤维帽结构,保持了斑块的稳定。
● 不稳定斑块(脱落风险大):指脂质核心较大且松软,平滑肌细胞少,形成的纤维帽很薄,这种斑块很容易增大而破裂,继发血栓形成,引发脑梗死。
颈动脉彩超是检查斑块最简单,快捷,准确度相对较高的手段,超声检查斑块的回声反射性和病理结构有关,低回声而不均匀说明斑块内出血和脂质成分多为不稳定斑块,而髙回声和均匀性多认为是纤维性斑块为稳定斑块。临床上广泛用于颈动脉斑块筛查和复检。
重点来了,那么我们如何降低颈动脉斑块脱落的风险?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说,“使斑块消失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缩小并稳定它“。
关键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改善生活方式。
一、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
研究表明,高水平低密度脂蛋白(LDL)会促进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和生长。如果颈动脉斑块堵塞了30%血管,那么我们可以通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使斑块缩小到堵塞15%血管。
要注意的是,低密度脂蛋白本身并不“坏“,它的”坏“指的是它起到的作用。低密度脂蛋白的作用是将胆固醇转运到血管内壁,起到“搬运工“的作用,我们要打破这个胆固醇转运环节,就是要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最常用的药物是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立普妥)和瑞舒伐他汀(克定),他汀类药物阻断促进胆固醇合成的肝酶。另一种叫依折麦布的药物可以用来抑制消化道中胆固醇的吸收,对肝脏的副作用小于他汀类药物。
要注意是:1、年龄< 50岁,体检偶然发现颈动脉斑块,大小< 1公分(cm)且为稳定斑块,无需服用他汀药,通过改善生活方式的方法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和延缓斑块发展即可。
2、对于已经确诊脑梗死或冠心病发作的患者,无论其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如何,都应服用他汀类药物。
哈佛大学的教授称,“当低密度脂蛋白低于1.8mmol/L时,可以看到药物使斑块缩小”。
二、改善生活方式
● 地中海饮食:这种饮食方式可以降低30%的心脑血管病风险。具体是:
多吃橄榄油(含有不饱和脂肪,为健康脂肪)、水果、蔬菜、坚果和鱼类,每天保证5种水果和蔬菜的摄入,它们含有大量的钾、叶酸和抗氧化剂等营养物质,预防斑块进展和脑梗;少吃红肉或加工肉(含有大量饱和脂肪和添加剂,对身体有害);适量的奶酪和饮用葡萄酒。
医生忠告:植物油(橄榄油、葵瓜子油)代替动物油;把坚果当成平时的零食;1周吃3次鱼,尤其是深海鱼。
● 戒烟:吸烟会损害动脉内膜,加速斑块生长。戒烟有助于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好的胆固醇,有助于清除斑块中的胆固醇)。
● 坚持运动:坚持有氧运动,可以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减轻体重,从而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锻炼,以快走、慢跑、骑行、羽毛球、游泳为主。
● 控制血压、血糖水平
● 保持健康的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平方(m2),控制BMI<24。例如,成年人体重65公斤(kg),身高1.70米(m),BMI=65/(1.7*1.7)=22.5,属于健康的体重。
结语研究显示,80%的脑梗死是可以预防的。所以一旦发现了有颈动脉斑块,也不必过于担心,要做好战略上藐视斑块,战术上重视斑块,做好预防工作就好。
作者言:大家好,我是致力于用简洁、易懂的语言科普医学知识的魏医生。码字不易,如果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请帮忙● 点个关注或点个赞● 吧,如果您的家人朋友也有这方面知识的需要,请● 转发●给需要的人。
如果有关脑血管病、头晕、失眠等神经内科疾病的问题,可以给我留言,我看到后会第一时间回复,您的支持,就是我创作的最大的动力,谢谢了!
参考资料:www.health.harvard.e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