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史上看不起汉、唐、宋、元的“最牛战将”?
汉人统治的王朝,以汉、唐、宋、明为最强盛时期,史称“强汉”、“盛唐”、“富宋”、“刚明”,其中明朝是中国最有血性的王朝,无汉之“和亲”,唐之结盟,宋之岁币,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帝也是宁死不辱,上吊死的。明朝天子有骨气,大将也刚性者多。如果说最有骨气,最刚性的大将,当属明朝开国元勋傅友德。
傅有德最刚性的一个表现,是他远征云南时,大理段氏,在云南经营了十代,第十代大理王段宝,在傅友德大兵压境的情况下,企图遵从旧例,成为明朝的属国。他给傅友德去了一封信,信中写道:“大理是与唐朝相互交好的外国,鄯阐实际上也是宋朝的玉斧画下来不要的国家。这两个地方很难驻扎军队,动用武力也没什么用。请求你依照唐朝、宋朝的事例,允许我们蒙氏、段氏独立成国,则我们会在每年的正月初一佩戴印章向你们通好,每两年向明朝廷献小贡一次,每三年献大贡一次。”,按道理说,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段宝肯投诚,主动成为明朝的属国,岂不是好事一件?但傅友德不用请示明太祖朱元璋,就断然否定了段宝的“合理化建议”,是成为属国还是郡县,不是段宝说了算的,而是傅友德说了算的。他给段宝回信说:“大明王朝是龙从淮河郊区起飞,统一海内。我们看不上汉朝、唐朝那些小小的智计,也看不起宋朝、元朝那些浅薄的图谋。我们明朝大军一到,神龙会来且助阵,天地也会与我们呼应。”,傅友德的答复,颇有“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属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气势,他虽只是一员明朝大将,却在这个问题上颇具领袖胸怀,汉、唐、宋、元对云南的羁縻国策,在他眼里不值一提。
事实证明,傅友德的决策是正确的。云南成为中国的国土而不是属国,正是因为傅友德的正确决策。他仅用了一百多天就平定了贵州、云南两省,将其收为大明版图。我们现在能到云南丽江游玩,还得亏了“丽江王”傅友德当初的丰功伟绩呢!
曾经是“三姓家奴”
历史上最有名的“三姓家奴”是三国时的吕布,但和吕布一样的战将,不知有多少。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投军成为年轻人的不二选择。傅友德并非名门之后,他家世代为农,元末农民起义席卷中华大地,傅友德也趁势加入了刘福通的农民起义军,在刘福通的部下李喜喜手下当了一名士兵。李喜喜并非名将,先被元将察罕帖木耳战败,又被另一支义军首领徐寿辉逐走,最后投奔了陈友谅。傅友德中途离开了李喜喜,转而投奔了击败他们的徐寿辉部将明玉珍,明玉珍“身长八尺余,目重瞳子,素有大志”,后来在四川建立了大夏国,定都重庆,成为和三国刘备一样的割据政权。明玉珍虽有刘备之志,却无刘备识人之明,他没有看出傅友德的本事,所以也并未重用傅友德。傅友德虽无帝王之志,却有关张赵云之能,失望之余,离开了明玉珍,转投另一支义军领袖陈友谅。
陈友谅是和三国袁绍一样的人物,虽任用傅友德为将,但也并未太重用他。陈友谅素有大志,但正是这“大志”引起了傅友德的不满,因为他这“大志”杀死了老领导徐寿辉,自立为王。因此当朱元璋率部攻杀陈友谅时,有关张之勇的傅友德竟然不战而降,投奔了他人生中的第四个主公朱元璋。这也是他人生中最后一个主公。朱元璋确实是一代雄主,慧眼识人,立即看出傅友德是赵云一样的人物,加以重用,而傅友德也喜得明主,结束了他寻找明主的“三姓家奴”历史,开始了南征北战的“常胜将军”生涯。
明朝开国的“常胜将军”
所谓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傅友德跟随李喜喜、明玉珍、陈友谅之时,也打了不少败仗。但跟随朱元璋后,未尝一败,是朱元璋部下响当当的“常胜将军”,就象赵子龙跟随公孙瓒时就是很平常的一员战将,而跟随刘备后战斗力大增一样。要知道,元末农民起义,并不是所有的义军一致对外抗击元军,而是除了抗击元军,义军之间也互相攻伐,军阀混战。傅友德投奔了朱元璋,转而将兵锋就转向了原来的主公陈友谅。令陈友谅大感惊诧的是,昔日自己手下这名不起眼的将官,竟是如此之勇。傅友德之勇和赵云不同,赵云征战一生,毫发无损,而傅友德是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亦不下火线,令敌人丧但。陈友谅军一箭射中傅友德面颊,傅友德拔箭再战,颇有夏侯惇“拔失啖睛”之勇;陈友谅军又一箭射中傅友德软肋,傅友德不为所动,继续率军攻城,直至敌军丧胆大败。这正是:古之悍将何其多,明朝第一傅友德。
傅友德另一场出色的战役表现是克复太原之战。元朝悍将王保保率精锐万骑来援,傅友德以五十骑破一万。王保保并非软弱无能之辈,他是蒙古人,原名扩廓帖木儿,史载其“生而敏悟,才器异常”,曾率军征伐义军田丰、王士诚所部时,两战皆胜,斩首万余级,后来官至元朝的中书左丞相,元廷倚其为安全屏障。面对元廷的悍将,傅友德“狭路相逢勇者胜”,率军五十骑夜袭敌营,颇有三国文鸯七进七出大破司马师之勇,王保保淬不及防,仓皇逃走,傅友德催兵大进,大败元将贺宗哲、脱列伯,斩获元兵元将无数,克复太原,平定山西。
当年邓艾与钟会灭蜀时,一路出阴平,一路走剑阁。朱元璋灭蜀,派傅友德走陆路,汤和、廖永忠走水路。傅友德不但勇猛善战,而且颇有奇谋。他名出金牛,暗渡陈仓,和邓艾偷袭阴平如出一辙,攀援岩石,昼夜行进,大败蜀将丁世珍、向大亨所部,直逼成都。蜀丞相戴寿以象阵进攻傅友德,傅友德以火器飞箭大破象阵,虽中飞箭临阵不退,靠高昂的战斗士气鼓舞人心,终于摧垮了蜀军的战斗意志,逼降了蜀相戴寿。朱元璋亲自创作《平西蜀文》一篇,盛赞傅友德功劳第一。
傅友德几乎参加了朱元璋平定天下的一大半战役,破陈友谅、灭张士诚、战元朝悍将,山东、山西、陕西、河北、淮东、甘肃、四川、贵州、云南、宁夏以及广袤的漠北极寒之地,都留下了傅友德英勇奋战、平灭敌酋的身影。尤其是扫平漠北元朝残余势力,朱元璋派出三路大军北伐,其余两路皆不如意,惟有傅友德七战七捷,大败元将失刺罕、太尉朵儿只巴、射杀平章不花、降太尉锁纳儿,奠定了其“常胜将军”的开国元勋地位。
不堪皇权之辱的刚烈之雄
傅友德不只是战场上的猛将,面对皇权的威严照样不失男儿本色。他是明朝开国最有名的功臣宿将、二十八勋之一、受封颍国公、两次被赐免死铁券,且与朱元璋结成儿子亲家,但照样难免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悲剧命运。朱元璋是一位非常残忍的皇帝,利用胡惟庸案、蓝玉案等,诛连了明朝绝大多数的开国功臣宿将。傅友德做为手握重权、战功赫赫的名将,也不幸列在了朱元璋的除名之列。其实傅友德是觉察到危机的,朱元璋曾经将蓝玉的人皮给功臣们看,算是个提醒,好朋友定远侯王弼也曾经对他说:“皇帝岁数大了,早早晚晚要杀尽我们这些开国功臣们,我们要自己想想办法啊”,傅友德也不是没想办法,比如他效仿汉朝的萧何“自污”,向朱元璋要求将家乡的一块土赐给自己,以证明自己没有大志,只是想做个富家翁而已。没想到画虎不成反类其犬,朱元璋反说他贪心不足,“自污”成了罪名。朱元璋不是刘邦,傅友德也没有萧何的智慧,徒成东施效颦。一日,傅友德最担忧的事情发生了,在一次酒宴上,朱元璋挑刺傅友德的儿子傅让,说他未按规定配佩剑囊,发泄对他的不满,傅友德有教子不严之过。又挑刺说傅友德没有吃干净朱元璋赏赐的菜肴,犯了大不敬之罪。然后下旨让傅友德亲自惩罚儿子傅让。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傅友德亲自导演并主演了这一场悲剧。他亲自提剑杀了儿子傅让,提头来见朱元璋。朱元璋对傅友德杀子并不惊讶,假惺惺地问:你怎么忍心杀自己的亲生儿子?你说这不废话吗?傅友德鼓起最后的男儿之气,对朱元璋说:你不就是想要我父子的人头吗?将儿子的人头扔给朱元璋,自己也拔剑自刎。傅友德堪称史上最壮烈的英雄,他为免蓝玉受剥皮之辱的前车之鉴,自杀而死,保住了男子汉最后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