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学与中国古代的吉凶祸福有什么联系?和风水有什么关联
与择吉
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择吉术中的重要理论。关于阴阳观念的产生,有人认为最早是在夏朝就已形成,因为《易经》八卦中阴爻和阳爻出现在夏朝的占书《连山》中。
阴阳还有互相消长的。就是说,事物和现象中对立着的两个方面,是运动变化的,其运动是以此消彼长的形式进行的。如由白天变黑夜,由黑夜变白天,天气由冷变热、由热变冷等等,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由于阴阳两个对立的矛盾,始终处在此消彼长、此进彼退的动态平衡之中,才能保持事物的正常发展。当阴阳消长到一定程度时,就可引起质的变化,即实现转变。
与风水
阴气与阳气的合称,事物普遍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种属性,阴阳相反相成是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和根源。这是风水学中人们听说最多的概念。
阴阳的位置是不断变化,周而复始的。我们所能看见的事物为阴内阳外(这就是聚合生成阳居于上的正物质),反之则为反物质(类似黑洞),所有的事物都要符合阴阳的规律和结构,就像人出生(是聚合),然后死亡(消散),这就是阴阳的规律,而人体内阴阳失衡或阴阳所在的位置不对人就会生病。
阴阳概念的提出和演变是一个不断深化和完善的发展过程,其概念在殷周之际已经见诸文字记载,并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其后千余年的发展使其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之一。
阴阳的最初含义,便是指天上的太阳与太阴(月亮)。推而行之,则万事万物皆有阴阳。如,天为阳,地为阴;向着太阳的一面为阳,则背着太阳的面为阴;上面为阳,则下面为阴;右边为阳。则左边为阴;动为阳,则静为阴;外为阳,内为阴;热为阳,冷为阴;高为阳,低为阴;富为阳,穷为阴;吉为阳,凶为阴;生为阳,死为阴等等。总之,一切明亮的、上升的、无形的、清纯的、发热的、强健的、形而上的,皆具有阳的属性;一切暗淡的、下降的、有形的、浊杂的、发冷的、柔弱的、形而下的。皆具有阴的属性。并且,阴与阳之间,既矛盾又統一,它们互相依存,互相克制,互相转化,互相消长,互相平衡。
阴阳学说在《易经》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太极指宇宙最原始的状态,两仪指天地或一分为二的事物,在风水上体现为天地、乾坤、山水、衰旺、分合等。人们一般称看风水的人为阴阳先生,由此不难看阴阳与风水的关系是多么的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