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执意北伐强大的魏国,是诸葛亮太自傲了吗?
三国蜀汉最弱,为何刘备死后,诸葛亮不休养生息,还五次北伐?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众所周知,到了三国鼎立的后期,许多的名人将士早已经远离了人世。包括蜀国的国君刘备,诸葛亮因为刘备的死,还写下了一曲感人肺腑的出师表。在刘备病逝的当天,他还专门叫诸葛亮来到了自己的床前。对诸葛亮说,如果说你觉得我的孩子没有领导能力的话,不适合去做一国之君的话,那么我将这个王位传于你。因为咱们要做到的是复兴汉室的大业,如今天下还未太平,国不可一日无君。诸葛亮听后也是十分的激动。
并且保证自己一定会辅佐刘禅,使其成为一代明君。许多小伙伴以为刘备的为人真的很不错,他是想要真的把这个王位传给诸葛亮,其实不然,这便是刘备的厚颜无耻之处,这也是刘备的驭人之术。在刘备传唤诸葛亮之前,他曾与赵云说过这么一段话,他说我走之后,如果有人做出伤害我儿子的事情的话,那么不论是谁,你定要护他周全。赵子龙一听这话,当然是点头答应。表面上这句话看似是对外,实际上这句话说了就是告诉赵子龙,如果说将来有一天我走了,诸葛亮如果说想要去篡权的话,那么你格杀无论。
诸葛亮是何等精明的人,他自然知道,刘备说要将皇位传于他,无非只是量试探试探他。如果说他当时应允了下来,说自己一定会做好蜀国的国君的话,那么后果肯定是不堪设想的,好了,那么我们今天言归正传,我们就来说说为什么在刘备死后,诸葛亮一定要北伐?
原因无非只有三点,第一呢,就是因为蜀地,易守难攻。如果诸葛亮不自己挥军北伐的话,那么将来势必造成蜀地军心懒散,不思进取,再也无法复兴汉室。可见诸葛亮。此人看的是多么的远,不过如今看来诸葛亮确实看对了一般,成都本就有天府之国之称,正作为少不进川,因为四川的生活节奏太过于舒适,很容易让年轻人失去奋斗的心。
其二呢,就是因为中原常年战乱,所以说很多国家的军队都已经疲软。如果这个时候趁机挥军北伐的话。一方面蜀国军队的士气会非常的高,另一方面就是因为可以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所以说诸葛亮才谋划了五次北伐。但是天公不做美,每一次北伐,诸葛亮都是因为一些他人的因素导致北伐失败,否则诸葛亮的大军必定能够复兴汉室。
第三点呢,就是最重要的一点,因为他的出师表之中也说得很清楚了,复兴汉室,是刘备毕生最大的心愿。在刘备死前,诸葛亮曾答应刘备,自己一定会尽毕生所有最大的努力去复兴汉室。就像出师出师表中诸葛亮所说一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么,他最终是做到了自己的这个承诺,死在了北伐的路上,所以后人对于诸葛亮的评价非常的高。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刘备死后,蜀国的民心变得十分的不稳定,在当时蜀国的国力早已无法与吴魏去抗衡,如果再不及时出兵,势必造成不可逆的后果,毕竟老百姓可不在乎复兴汉室与否,他们所在意的就是自己能不能填饱肚子,如果诸葛亮在犹豫一段时间的话,魏国势必要吞并吴国,到时候民心全部偏向于魏国,蜀国就未战先败了。这一层面诸葛亮早就预料到了,毕竟他知道司马懿也不是吃素的,决不能放任他继续为魏国出谋划策。可惜老天爷似乎是站在司马懿这边的,上方谷一战最终将诸葛亮气到吐血,本来胜券在握,即便是此次北伐失败了也能将司马懿一家赶尽杀绝,可惜一场大雨彻底浇灭了诸葛亮心中最后的一丝希望,最终诸葛亮只好无奈说出三个字''天意阿''。
诸葛亮的一生为了蜀国付出了自己的所有,也是因为他深信刘备,觉得刘备会是一个治理天下的明君。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智谋几乎被赋予了神话,像后人杜撰出的空城计,草船借箭等经典桥段,无一不是为了体现诸葛亮的智谋超群,包括诸葛亮所发明的木牛流马,到如今都是一个未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