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的简化字与繁体字之争,中国文盲率大幅下降
到今天为止,中国的《汉字简化方案》已经公布了62年,在此期间关于繁体字和简化字之间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歇过,最近几年大有愈演愈烈之势,甚至有人提案在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是非曲直难以公断,无论怎样我们这两代人都是使用这一套简化汉字度过了这么多年。如果我们再回到六十多年前的繁体字时代,或许就能够理解为什么要有个简化字了。
其实早在民国时期的新文化运动前后,就有很多学者提出了简化汉字的想法,解放前汉字简化的工作就一直在开展。为什么呢?因为中国的繁体汉字实在太过复杂庞大,就像鲁迅在《孔乙己》当中所说的那样,一个茴香豆的茴字就有好几种写法,这些字的读音、意义、用法完全一样。简化后我们常用的汉字不过3500字,可要是繁体字那就得需要上万个,使用那么多无意义的同义字,给汉字的普及推广增加了很多困难。
在近代史上,由于西方文明的介入,大量的新名词、新意义蜂拥而至,旧有的一套汉字体系根本无法应付如此之多的变化。所以现在我们使用的白话文当中,有数量极多的那一部分是来自日语,现代汉语当中的两个字词汇,如果拆开来单个字跟这个词不相干,那么这个词很有可能是日语词,比如:干部、组织、事业、经济等等。原有的汉字体系融入了大量的外来词之后,就更加复杂。
列宁曾经说过,在一个充斥着文盲的地方,是没有办法实现共产主义的。传统的繁体字没有汉语拼音,各字体之间很少有系统的相关性,再加上意义晦涩难懂,书写笔画更是复杂。所以老百姓学习起来极其的困难,可以说没个三年五载根本就没有办法正常的读书看报写信,就算你短时间内学会了几百个汉字,过不了多长时间就忘得一干二净了,因为繁体字太复杂,那些种地的农村一看就头大。举个例子来说吧,以前小学生第一天上课最先学习的三个字就是“开学了”,繁体的这三个字足有32个笔画,对新入学的孩子来说就是第一道难关。
而且最重要的,在民间其实早就有了自发性的简化汉字,比如商铺的掌柜和会计,在平时记账的时候,哪有时间去写这么复杂的繁体字,都是使用自己创造的简化字,这么一来二去的传播,在某一个行当里面居然就有了自己的汉字体系。还有一种叫做“俗体字”的更为古老的简化字也在民间流行,这种字早在宋朝时期就开始流行,不过由于朝廷科举考试不承认这种难登大雅之堂的字体,所以一直流于民间。1935年由国民政府主持,在“俗体字”当中选了三百多个写入小学课本,作为简化汉字的第一步,但是顽固的保守势力反对,最后不了了之。
基于这些原因和背景,新中国成立之初,马上就把简化汉字的工作列为头等大事。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10月10日就成立了文字改革协会。经过大量学者几年的不懈努力,十几次更改草稿,直到整整六年后才正式推出《汉字简化方案》,虽然简化只确定了517个简化字,但是意义却不同一般。首先是去除了大量的同义字,确定了偏旁部首的规律,汉字的学习和书写变得相对很容易。所以在之后的全国上下的“扫盲”运动当中,才会有很多旧中国的文盲开始能够读书、看报、写信,到1964年,中国的文盲率从80%下降到了52%,去掉了1亿多个文盲。